.,最快更新不期而遇最新章節(jié)!
公交站臺在樹蔭底下,四周的樹木很茂盛,等起車來比較涼爽。感覺空氣中的負離子數(shù)量龐大,每吸一口氣都覺得格外清新,在這樣的地方居住或修行一定會健康長壽的。
一會兒工夫。車子來了。我和小喬投幣上車落座,一番走走停停之后,終于到站了。
我隨著人群依序下了車。遠遠地就看見金光閃閃的觀音菩薩在蓮花上安詳靜立。
我牽著小喬跟著一眾善男信女走。有個別人無比虔誠,施行三步一跪俯身貼地叩頭的大禮,不管地面有多臟一律視而不見,行進的樣子頗有些像螞蟥在旱地爬行。這就是所謂的頂禮膜拜吧。
我開始覺得那行為有些可笑,但馬上意識到這種想法是淺薄的。任何一個人都有熱愛的事物,包括宗教,迷的程度越深越不能被外人理解。就像民國的張伯駒為了收藏文物向老婆要錢,老婆程素素沒有同意,他就像三歲孩子一樣躺在地上拍地蹬腿一個勁地哭,鼻涕眼淚沾滿了臉頰也然不顧,躺在地上幾天。程素素被這種無賴行徑搞得沒辦法,只好答應他。張伯駒先生見她一答應便立刻起來,破涕為笑。程素素也伴著無奈地苦笑。癡迷的勁頭信仰的力量超乎想象!
小喬則很嚴肅莊重,沒有絲毫不屑??磥?,她對周遭生命的理解和容納要比我高深。
觀音像立在名叫龍崗的山頂上。我們隨著山路繞過一個長坡,抬頭就可見到橫額鑲嵌有“南海觀音”四個字的山門。過山門走幾十米,便是高大疏朗的雕刻精美圖案的牌坊。穿過牌坊,左右各立著一個華表和一架天平。稍后一點就是四大金剛分列左右兩邊護法了。拾級而上,就到了廣場。廣場靠前的位置橫放了一個長長的兩端翹起的案幾,應該是供擺放祭品用的。中央高高屹立的就是銅塑的觀音菩薩了。
聽導游說,菩薩像高十八米,蓮花臺高兩米,三層底座高十三米,整體高三十三米,含義有二:一是意味著佛教里的三十三重天;二是因為菩薩有三十二法身再加一個真身也就是三十三個佛身了。菩薩左手托羅盤右手持“無畏印”,微閉雙目,稍稍頷首,神態(tài)慈祥安然,面向南方,據(jù)說是她最早修行之地----珞珈山。一層底座的臺階前各有一頭威武雄壯的獅子。
在案幾前,我和小喬跟著大家的樣,雙手合十朝拜,鞠躬祈禱。然后踏上臺階,走到銅像邊合掌禮拜。在高大巍峨的塑像前,自然而然覺得自己好卑微,菩薩神通廣大。這怎么不會產(chǎn)生神像崇拜呢?甚至會有一絲恐懼,怕失禮而開罪于神。
不過,觀音菩薩不用害怕。她是大眾的母親,是慈愛濟世之神。即使無意間沖撞了她,她也不會加害于人的。在來的路上不時聽到大媽講述菩薩靈驗的故事。
有導游在向游客講解觀音的來歷了。小喬好像對這些奇聞掌故也挺感興趣的,在人群中側著耳朵專心地聽著。我也跟著聽。
那人說菩薩最開始從印度傳入時是男兒身,叫觀世音。后來到了唐朝,避李世民的名諱,于是去掉“世”字,變成了“觀音”,性別也變成女的了,出身也不是來自印度出自西部某個古國了。傳說涪江流域有個興林國妙莊王生了三個女兒,分別是妙因、妙緣、妙善。妙善不喜歡世俗生活,獨自出家修行。這可激怒了國王,他下令趕走僧尼,拆毀廟宇。天神怪罪,身生滿了膿包,久治不愈。郎中說一定要親骨肉的手和眼睛制成的藥才能治好。于是國王求助大女兒和二女兒,她們都不肯,但是三女兒毅然答應了。服用此藥后,國王沒多久就康復了。他深受感動。佛祖也被感動了,于是賜給她千眼和千手,讓她拯救更多的人。之后,妙善就成了千手千眼的觀音菩薩。
外來文化就這樣被同化了,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的生成力量是多么強大,所以能延續(xù)五千年而不枯竭不斷裂,原來是常學常新。
又是一個善有善報的故事。我發(fā)現(xiàn)佛經(jīng)故事的部主題包含兩個,一個是做善事有善報,另一個是信奉佛有好報。前者為弘揚德法,后者是宣揚佛法。
小喬在這種莊敬的氛圍下似乎變得極為自淑。我也不敢言語。記得讀初一時,老師帶我們?nèi)W校不遠的疏山寺游玩。當時寺廟正在修葺,佛祖天尊正在重塑。大雄寶殿正中的三位天尊摩頂坐像都建好了骨架模型,塑泥都只貼到了腰身。但見老師依然和其他信眾一樣焚香祈拜。我覺得疑惑,不可思議,于是隨口說道:“老師居然帶和那些人拜泥巴,沒有生命的泥巴能教我們做什么?這不是迷信么?”話音剛落,我就聽到殿頂傳來蒼老的雷霆一樣的隆隆之聲:“如果不是年齡太小,我要的小命?!蔽耶敃r感到相當驚訝和恐懼,況且這聲音說的不是普通話而是我們當?shù)氐耐猎挕N疫B忙問同學聽到了大殿頂上有人說話沒有。他們都說沒有。老師囑咐我趕緊住嘴,不然會不好的。我決定聽老師的話,沒有再質(zhì)疑下去,也不敢再質(zhì)疑,于是和同學一樣默默祭拜,暗暗祈禱,希望自己平安無事,將來考個好學校,長大不用去種田謀生。親歷的這件事,親耳聽到的那個蒼老的聲音,一直讓我困惑于鬼神到底存不存在。從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學科角度而言確實找不到存在的證據(jù),可是根據(jù)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“萬物有靈”的自然觀,或許又有存在的可能,只是我們現(xiàn)在的認知水平還遠未達到破解的程度。難怪子不語怪力亂神了。
站在高臺上眺望蒼蒼茫茫的大海,回望裙袂飄飄的菩薩,我不禁感慨萬端,想到乾隆皇帝曾私訪金山寺時,問寺中的知客和尚“江中每天有多少船只?”知客和尚鎮(zhèn)定答道:“兩艘,一艘為名,一艘為利?!鼻』实凼①澠渲腔圻^人。
我覺得不盡然,還有情義呢?像我行走于世心下不是常常為情所惑么?要是跳出紅塵也許就沒有這些煩惱了,于是頭腦中冒出了這么一副對聯(lián):
利海名場激蕩是非無限
清心寡欲派生悲喜有窮
從觀音臺的后面下來,就可看到一個銅鑄的高高的香爐。信徒們逐個圍著香爐轉,用手在爐中間的三鼎支撐的圓腹上輕輕地觸摸,感覺這樣做似乎將愿望刻在了銅爐上,菩薩將會按順序幫凡夫俗子了卻夙愿。那被煙熏被氧化得發(fā)黑的黃銅因為無數(shù)香客的撫摸而變得熠熠生輝了,異常閃亮。小喬也跟樣,我便將手掌壓在她的掌背上一起摸銅爐。她沒有抽出,沒有甩開,也沒有嗔怒,仿佛是疊生的手掌一樣,輕輕地觸摸,手指微動,似乎要將希望的種子撒進凹凸的金屬圖案紋理中。我的心愿很明顯,就是想牽著她的手走過春夏秋冬,年年歲歲,歲歲年年,不懼風雨,不畏坎坷,相濡以沫,廝守終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