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個大家伙,什么都好,就是要求太高了。”乘坐嶄新的空中宮殿重新返回來洛杉磯機場,李子濤臉上滿是無奈。
他本想直接飛往奧斯本,但機組告訴他,奧斯本的小跑道容納不下這架龐然大物。
除非他們想要在公路上降落,順便把下面的貨車和轎車都壓成鐵餅。
老老實實的把飛機停好,一行人連同李孝斌換乘汽車抵達奧斯本。
“BOSS,賓利,這就是我們和法本聯(lián)合開發(fā)的輔助發(fā)音器。”凱利·約翰遜指著玻璃罩里大約1指粗的鋼鐵圓柱說。
“它的功能是?”示意李孝斌別激動,李子濤問出他想要知道的答案。
“因為是全新的,還沒有進行過實體實驗,所以性能方面無法完全肯定,或許要進行幾次調(diào)試?!?br/>
凱利沒敢夸海口,要是一次成功對誰而言都是好事,老板也不會吝嗇獎勵。
可要是一次沒成,話音里留點余地對自己也是好的。
和華人打了這么多年交道,身邊的研發(fā)團隊里也有不少的華人,相比最初他對語言魅力也多了幾分了解。
“好,那就開始吧!”這次到奧斯本來,就是為了確定李孝斌的嗓子能完全恢復。
就算是電子嗓音,至少也要吐字清晰,讓人聽清他講的是什么。
如果出來的效果,是‘滋啦滋啦’的電流,那給嗓子里塞根鐵棍有什么意義?
安裝‘電子嗓’需要進行一場小手術,對在做的醫(yī)學大拿來說自然不成問題。
但有老板在實驗室上的觀察室盯著,每個人的動作都變得規(guī)范且小心翼翼。
具體的細節(jié)方面,因為上方角度的問題,李子濤看的不是很清楚,倒是血流了不少,也輸了不少。
2個小時,手術完美結束,開喉和閉合都很快,最費時的是把‘電子嗓’裝到指定的位置,并確保它能正常工作。
李孝斌醒來后,又是白茫茫的一片,他已經(jīng)被移到房間里。
從紐約趕來的布洛克和孩子們守在他的身邊,錯過手術是他和李子濤刻意安排的,李孝斌不想讓家人看到過程。
“咳...”嗓子里有些堵塞的感覺,讓李孝斌不舒服的咳了咳。
冰冷的電子音突兀的出現(xiàn)在房間里,讓人有些無所適從,李孝斌嘗試張了張嘴,笨拙的想要發(fā)出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