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個情節(jié)?
當然是男女主躺在草地上聊人生。
夜幕之下,紅酒相伴,氣氛曖昧起來,倆人討論要不要“深入交流”……屏幕上女主在糾結,也為難了屏幕外的這一對剛剛確立關系的小情侶。
夏嶼覺得,身邊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臉上,她悄悄側過頭,發(fā)現(xiàn)他其實在看屏幕。接著她發(fā)現(xiàn)他的耳朵好像有點紅……
后來男女主終于決定買可樂,畫面一切,到了次日清晨。
以老外的尿性斷不會如此,應該是他們選了個刪節(jié)版。
倆人同時松了口氣,不然還真不好收場。
回到現(xiàn)實中。
陸澤明說:“創(chuàng)始人的氣質決定了企業(yè)的氣質,你們張總就是個文藝中年,聽說網站名字就是他寫程序寫累了,出去散步四十五度望天時看到一只蝸牛在爬樹?!?br/>
夏嶼聽出他的不認同。
她微笑道:“大多數(shù)人都像蝸牛一樣,一步一步慢慢爬,尋找自己的那一方藍天。我以前每當遇到不如意時,就會聽《蝸牛》這首歌,特別勵志?!?br/>
“在我看,文藝只是形式,無論圖片文字還是視頻,本質都是記憶。大家把記憶留在這里,供自己回顧,彼此分享,我們的網站,就相當于一座可私密也可參觀的記憶殿堂。”
陸澤明喝一口酒,問:“夏小姐也有記憶存在這里么?”
夏嶼輕聲道:“有的?!?br/>
“寫過影評和日記,還記錄了和當時男朋友的點滴小事。”
她沒去看江川,但其實也有點好奇他是什么反應。
是驚訝,還是無動于衷?
陸澤明怔了下,“你那前男友還挺幸運?!?br/>
能被人如此記著。
又想,自己的那些前女友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細心呢?
他立即意識到,剛才提出蝸窩網的小眾屬性,被夏嶼不動聲色地繞到了“大多數(shù)人”,又把文藝給偷換概念成記憶,變成了“每個人”都有的東西。